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環境、發展與人權:現代化進程中的綠色低碳發展”國際研討會。首先,我向會議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向參會的各國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本次會議把推動綠色發展與促進人權保障緊密聯系起來,為中外嘉賓深入交流、互學互鑒、凝聚共識、拓展合作提供了嶄新平臺。攜手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各國人民的美好愿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將為世界實現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當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影響著各國民眾的環境權、健康權,給人權保障帶來嚴峻挑戰。國際社會日益認識到,綠色低碳發展是世界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協調增進14億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權利,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全面發展。中國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旗幟,著眼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切實履行“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實踐平臺,積極開展綠色雙多邊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要求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各方對美麗中國建設的美好未來有了更多憧憬和期待。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與自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等重要理念,強調“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為共創人類美好家園、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我認為應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是推進理念創新,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色低碳發展是最富生機、最有前途的重要領域。要勇于打破發達國家“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的老范式,要站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子。加強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共享綠色發展經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構建綠色低碳發展經濟體系,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二是堅持科技引領,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在創新理念的基礎上,更要聚焦于科技創新。要加強科技研發,以清潔能源、新材料、高效節能設備及智能控制系統等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深化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推動綠色科技成果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轉化落地,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
三是強化多維賦能,凝聚綠色發展新合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要堅持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更好發揮政府和市場各自的調節作用,整合各領域資源,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廣泛動員和匯聚各方面力量,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切實形成綠色低碳發展大合唱。
四是倡導開放合作,共繪綠色發展新篇章。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堅持公平正義、加強團結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唯一正確選擇。期待國際社會深化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貿易、綠色金融等領域互利合作,摒棄單邊主義、地緣博弈和綠色壁壘,在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有力支持,推動完善全球環境治理、造福各國人民。中國愿與各國加強交流合作,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推動綠色轉型,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期待各位朋友就綠色發展與人權保障這一重要議題深入研討交流,通過本次研討會發掘更多合作機遇,形成更多務實成果。最后,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