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辰逐夢不止,強國之志薪火相傳。在第九個“中國航天日”期間,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科普教育基金聯合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政府共同在昆明世博園舉辦“逐夢星漢•探索蒼穹——2024年中國航天日云南航天科普教育系列活動”,當地干部群眾、中小學師生共900余人參加。
.jpg)
一場別開生面的航天科普課。4月2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科普教育基金“星辰計劃”專家(首席)顧問于登云率先為航天科普大講堂開課,從世界月球探測的發展、嫦娥探月工程創新成就、嫦娥探月工程未來展望等方面為聽眾帶來了一場關于“嫦娥探月工程成就與未來展望”的航天知識盛宴。“如何實現月球的軟著陸?”“同位素熱電源發電的原理是什么?”現場同學積極提問,與于院士熱烈互動。“講座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打開了我們的視野”,來自財大附中高一年級的學生田芳榕激動地說,“自己從小就對無垠的星空充滿興趣,未來想從事航空航天類的工作,期待可以在浩瀚宇宙中發現新的行星。”
.jpg)
.jpg)
一次激動人心的火箭發射體驗。4月24日,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和航天專家帶領青少年學生走進“航天實驗室”,趙傳東深情講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一代代航天人砥礪奮進、接續奮斗的動人故事,現場指導同學們做前庭功能訓練實驗。航天專家教大家親手制作火箭模型,同學們在戶外廣場親手發射了自己制作的火箭模型,現場歡呼雀躍,沉浸在“夢想成為一名優秀航天人”的氛圍中。航天教育專家李天麒說,“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航天科技,對于年輕一代‘逐夢太空’大有裨益,希望每位同學的夢想都能插上科技的翅膀!”
.jpg)
.jpg)
活動期間,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科普教育基金還組織當地政府與企業、航天工作者,圍繞航天科技如何服務地方建設,舉辦衛星應用及產業發展主題交流會。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科普教育基金于202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基金旨在通過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科普教育、國防教育等公益活動,提高廣大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振奮愛國主義精神。基金成立以來,在中國科技館開展了“從這里飛向太空——建黨100周年航天主題科普展”,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健康幫扶,組織科普用品捐贈等公益活動。下一步,科普教育基金還將支持更多公益項目助力科技文化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