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洹星):12日,2023·中國—中亞人權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人權發展”為主題。與會專家圍繞人權發展進步、青年責任等議題建言獻策,為推動人權文明發展進步貢獻力量。
擁有平等發展機會,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充分的發展權,是人類社會的不懈追求。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秘書長凱拉特·薩雷拜在開幕式上表示,秉持合作共贏的指導原則,共建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必須將年輕人的聲音和觀點吸納進來。“年輕人的理念、能量以及對人權和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是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要的寶貴力量。我們必須確保所有的互聯互通項目都秉持更好地保障人權、保護環境、公平發展的理念,讓年輕人加入對話、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各項行動中來,表達新的觀點,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認為,青年是中國—中亞關系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建設者和傳播者。對于中國和中亞國家青年如何講述更多精彩的“中國—中亞”故事,他建議:“講好‘百花齊放春滿園’的互鑒故事,提升人文交流的溫度。從互派留學生到聯合考古,從互譯圖書到合拍電影,中國—中亞人文交流呈現全面開花、蓬勃發展的興盛景象。期望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盡情施展才華、展示風采,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收獲友誼、共同成長,為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書寫青春篇章。”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國慶在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中方熱切期待包括中亞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同中方一道,書寫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絲路時代新篇章。“我們高興地看到,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為促進各國民眾相知相親、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基金會愿加大對外交流力度,期待在文化、教育、新聞和青年工作等領域,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項目,為中國與中亞國家人民增進友誼、密切合作、共創未來作出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