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至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組織多名專家學者遠程參會,以視頻形式進行大會發言,生動介紹中國抗疫中的人權保障等情況。
與販賣兒童及兒童性剝削問題特別報告員互動對話的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 郝魯怡
2021年3月2日
中國注重打擊販賣兒童及針對兒童性剝削等嚴重刑事犯罪,取得顯著成效,案件發案數量明顯下降。與此同時,相繼出臺多項新政策與新法規,全方位保護兒童合法權益。
第一,2020年,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要求各級政府部門、組織及從業人員,對發現兒童受到性侵及其他侵害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形成多方聯動、高效及時的兒童保護協調機制。
第二,2021年1月施行的《民法典》首次對禁止性騷擾作出專門規定,并且明確學校等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為包括針對兒童在內性騷擾的防治機制建設奠定法治基礎。
第三,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2021年6月施行。該法加大對販賣及兒童性剝削等違法犯罪的預防和懲治力度。具體措施包括:打擊變相販賣兒童行為,明確禁止監護人非法送養兒童;建立性侵害兒童等違法犯罪人員入職查詢和從業限制制度;禁止制作、發布、傳播、持有兒童淫穢色情信息,著力懲治針對兒童的網絡犯罪行為。
在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議題三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 戴瑞君
2021年3月9日
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幾乎威脅到所有人權,首當其沖的就是健康權和生命權。它已經奪走了200多萬人的生命。
然而,一些國家不僅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反而無視人民的生命,煽動種族仇恨,甚至污名化其他國家,使世界處于危險之中。
全球危機需要全球團結。但在疫情爆發之初,一些國家爭搶防疫物資,有的甚至退出世衛組織,完全無視其國際義務。
盡管疫苗給人們帶來了曙光,但分配的極端不平等很快就暴露出來了。根據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報告中引用的數據,67個國家90%的人口將無法獲得疫苗,而一些富裕國家已經購買了足夠其全體人口接種三次的疫苗。
與這些國家不同,中國在迅速遏制疫情的同時,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廣泛的人道主義援助。到目前為止,已經為近70個國家提供了疫苗援助。
我們呼吁最發達國家切實履行國際義務,摒棄疫苗“民族主義”,讓世界盡快復蘇。
在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議題六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毛俊響
2021年3月18日
我們提請人權理事會關注疫情之下美國國內人權狀況: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保障問題和結構性的種族主義問題。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在保障美國公民健康權和生命權方面需要做改進。美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醫療體系,但是為什么美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卻是世界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累計死亡人數為50萬,對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這都會被視為是重大的人權災難。但奇怪的是,好像美國政府卻不這么認為。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本來就存在的種族主義問題更加凸顯出來。我們不僅關注美國存在多年的結構性種族主義,更加關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對亞裔人群的歧視和仇視。我們呼吁美國政府拿出更切實際的行動來消除種族主義,保障亞裔人群平等享有基本人權。
在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議題九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 孫世彥
2021年3月19日
感謝人權理事會給我機會討論這一重要問題。《消除種族歧視公約》生效已有半個多世紀,《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已有20年。然而,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在世界各地仍然猖獗,無數人遭受這些惡行的折磨。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在許多國家,這些惡行也在增加;在這期間,與種族有關和出于種族動機的言論和活動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全世界防治這一疾病的努力產生反作用。
國際社會、所有國家和民間社會應作為法律、政策和實踐的優先事項,采取更加堅決有效的措施,譴責和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特別是與種族主義仇恨言論和犯罪。言論自由盡管在任何民主社會中都具有根本重要性,但不應成為容忍種族仇恨言論的擋箭牌。國際社會、所有國家和民間社會也應更加注意各種處境不利群體,包括非洲裔在享受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方面所遭受的種族歧視和其他形式歧視之間的交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