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至4月1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代表通過視頻方式參會,積極進行大會發言,講述中國人權故事,宣介中國人權理念,倡導人權對話合作。
在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議題二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門立軍
2022年3月8日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這是中國在歷史實踐中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致力于讓14億人都過上幸福美好生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中國56個民族已一道消除絕對貧困,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各項人權得到切實保障。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通過開展公益活動、普及人權知識等途徑,積極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我們在新疆、西藏等地區開展公益項目,援建數字圖書館,資助疾病防治,幫助當地群眾提升生活品質。我們歡迎各國朋友來華友好訪問,交流人權保障經驗,感受中國發展變化。
當前,疫情大流行等因素加劇了世界范圍內的貧困和不平等,對各國人民享有人權造成嚴重影響。
發展是實現人民福祉的關鍵。我們呼吁人權理事會更多地關注國家間發展不平衡問題,在減貧、疫苗分配、發展籌資等領域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支持和幫助。
我們期待與各國社會組織加強交流互鑒,開展民生合作,助力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我們堅信,實現平衡、協調、包容的全球發展,將有助于消除沖突的根源,讓各國人民共享和平與人權。
在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議題三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從西藏博物館事業發展看西藏傳統文化的保護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梁俊艷
2022年3月16日
我本人對博物館非常感興趣。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要看看當地博物館。那么,中國西藏的博物館事業發展如何呢?
西藏博物館網絡體系正逐步健全。從2006年至2020年,中國政府耗資34億多元實施155處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工程,其中包括西藏博物館改擴建工程。西藏各地市還籌集資金5.77億元,新建日喀則、山南、林芝、那曲、阿里等5個地市博物館和藏王陵博物館。
此外,自2021年元旦起,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開始試運行,這是集非遺展示、收藏、研究、教育、體驗、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博物館,免費向觀眾開放。這些博物館的建設,不但很好地保護了西藏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議題九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俞鳳
2022年3月29日
我們注意到上周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和其他美國城市發生了反亞裔暴力抗議活動,以紀念一年前在亞特蘭大地區的水療中心大規模槍擊亞裔婦女案件。我們對美國長期存在的反亞裔種族主義表示關注。
亞洲移民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經濟貢獻,也為美國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持。然而,他們從一開始就遭遇了系統性的種族主義,這就包括 1882 年的排華法案。
從歷史上看,亞洲移民經常在危機期間成為替罪羊。這種情況今天仍在繼續。在 COVID-19 流行期間,反亞裔暴力事件激增。亞裔美國人遭到人身攻擊、口頭騷擾、吐口水和種族誹謗。從 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2 月,“停止仇恨亞太裔”組織報告了近 3800 起反亞裔仇恨事件。皮尤研究中心 2021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81% 的亞裔成人表示針對他們的暴力行為正在上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擔心受到威脅和人身攻擊。
就像對其他少數群體的歧視一樣,針對亞裔美國人的長期種族主義存在制度和結構上的原因。我們希望美國政府更加關注本國境內的種族問題,采取必要措施遏制白人至上等極右極端主義抬頭的趨勢,更好地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