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1日至7月14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7屆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以專家視頻發言方式遠程參會,介紹中國人權理念和觀點主張。
與人權和國際團結問題獨立專家互動對話的發言
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 楊博超
2021年6月24日
國際團結是個人、民族、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團結精神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際團結權利宣言草案》,對國際團結的承諾不僅是當代國際法規定的一項原則,而且還被視為一項人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實現這一原則的一個重要成果。獨立專家奧卡福教授編寫了四份關于鼓勵實施該原則的報告。
在后COVID-19時代,有必要回顧和強調《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所認可的精神原則。這場大流行病正在對最脆弱的國家和人民造成破壞性影響。然而,一些國家忽視了健康權和生命權。此外,煽動種族仇恨、污蔑他國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蔓延。
COVID-19 疫苗應該在世界范圍內更加公平、團結地共享。最發達國家應切實履行國際義務,摒棄“疫苗民族主義”。中國在履行讓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承諾的同時,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廣泛的人道主義援助。
我們正處于一個歷史性時刻,這是對幾代人全球團結的考驗。加強各國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將有助于增進相互了解,應對全球經濟衰退,實現不同文明和各國人民的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