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雖歷經風雨坎坷,但兩國民間交流與合作卻未曾中斷。歷史證明,民間交流是維系中日關系順利發展的重要根基,發揮著潤滑劑和助推作用。每當中日官方外交出現問題、遭遇阻礙之時,也是中日民間外交發揮作用之際。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針對日本國內出現的否定歷史、為侵略戰爭翻案的思潮,日本在歷史和教育領域成立了多家民間組織,他們長年調查、收集有關戰爭的史料,召開演講會,辦展覽,揭露日本的戰爭罪行,一些有良知的律師多年來致力于幫助中國受害者伸張正義,討回公道。
放眼未來,中日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民間友好團體之間的交流,創造條件,營造機會,吸引和培養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成長為中日民間交流的新生力量。進一步加強社會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災害防治、環境治理、老年人康養產業、城市治理、社區治理等領域加大交流、互鑒與合作。進一步加強音樂、動漫、游戲等大眾文化的交流,讓兩國民眾消除隔閡,增進了解和互信。
我們要回歸初心,繼承弘揚民間友好傳統,促進中日民間交流與合作高質量發展,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把中日友好事業的根基扎的更深。 (胡澎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中華日本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