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各地采取多種舉措全方位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 托底線 助成長 促增收

2022-11-22 本報記者 申智林 姜曉丹 黃曉慧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推動看護與康復并舉的上門照護服務、實施“特教班加普通班”的融合教育模式、加強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各地持續加大對殘疾人的關愛和保障力度,不斷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托養——
 
  社工上門服務
 
  兼顧看護康復
 
  “李大哥,劉阿姨在家里嗎?”臨近中午,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街道橋頭社區居民李攀正在自家粉面館忙活,社工鄧平的電話如約打來。
 
  “剛接到店里。”李攀一邊應答著,一邊給顧客下米粉,忙得滿頭是汗。“小鄧馬上就過來了。”接完電話,瞧見安靜坐在輪椅上的妻子劉英(化名),李攀告訴她。
 
  2020年3月,因為中風,劉英進了ICU,很快喪失了語言功能和整個右側身體的活動能力。原本在長沙開公交車的李攀不得不辭了工作,在醫院全職照護。一年后,病情穩定的劉英出院回家,但生活已經無法自理,李攀便接下妻子原來開在社區里的粉面館。為了照顧妻子,李攀從早到晚在家與粉面館間兩頭跑,很辛苦。
 
  為解決殘疾人家庭照護能力不足的問題,長沙市殘聯有針對性地推出殘疾人托養服務。每年初,通過基層摸排、逐級申報,掌握全市殘疾人家庭生活照料需求情況,然后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符合標準的社工服務中心和家政服務中心下達居家服務、日間照料、寄宿托養等服務需求,以補足殘疾人生活照料短板。
 
  “以生活支持、社會適應為目的,我們為天心區、芙蓉區共計200個殘疾人家庭提供居家托養服務。”長沙市天心區福康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曉曉說。今年初,社區將劉英納入長沙市居家托養體系。3月份之后,按照福康社工服務中心安排,鄧平每月都會到劉英家來。
 
  一開始,劉英還有些不習慣,鄧平就一邊陪護,一邊和劉英談心,幫她做肢體按摩,并教導劉英用健肢帶動另一側身體活動,開展基礎的鍛煉。“以前這些康復訓練只有去醫院才能做。”李攀說。漸漸的,妻子臉上終于出現久違的笑容。
 
  與此同時,在長沙市殘聯的引導下,各基層村社區還創新開展聯合托養模式,即由村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殘疾人鄰里或志愿者同殘疾人家屬組成團隊,對重度肢體殘疾人和需要24小時陪護的殘疾人做到照護無縫銜接。
 
  截至目前,長沙市統籌托養服務城鄉平衡發展,發展托養機構42家,近5年,累計為智力、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開展托養服務1.2萬人次。
 
  教育——
 
  開展融合培養
 
  滿足不同需求
 
  下課鈴響后,彤彤小跑著出了教室,又來到特教班門口找果果(化名)玩。
 
  彤彤和果果都是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沙墟二小學的同學。果果是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剛來學校時,只能說單字或兩字詞語。特教老師與普通班的班主任協商,在班級上挑選一名有愛心的同學,作為果果的助學伙伴。
 
  “我們發現,彤彤經常和果果一起玩耍。”特教組組長劉家俊說,“后來,我們詢問了彤彤的意愿,她也同意成為果果的助學伙伴。”雖然彤彤年齡小,但她常把果果當妹妹看待,一有空就拉著她熟悉特教班到普通班的路線。“在彤彤的帶動下,果果已漸漸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劉家俊說。
 
  沙墟二小學自2017年開設特教班以來,自閉癥兒童在校以“特教班加普通班”的融合教育模式接受教育,上午開展如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三大主科課程,下午安排各類康復課程,如口肌訓練、感統訓練、社交活動等。如果學生通過在特教班的學習,培養好了課堂習慣,提高了學習能力,則由學校安置小組討論,決定其進入普通班學習的安排,參加部分學科的融合學習。
 
  廣州市番禺區教師發展中心特殊教育部主任陳海苑介紹,對于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經過學校評估討論后,主要采取3種校內安置與支持模式,即:全天特教班、普通班加部分特教班、普通班加資源教室教學模式。“當然,是否接受融合教育也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陳海苑說。
 
  據了解,2021年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約6700名,安置率達99%,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全面普及,基本建成“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四級安置網絡。
 
  “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滿足重度殘疾兒童入學需求;以普通學校為主體,保障特殊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就近、就便入學需求;以送教上門為補充,保障極重度殘疾兒童接受適宜教育。”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普及特殊教育,廣州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特色課程,“構建了廣州特色課程體系——‘羊城特課’,針對每名孩子的需求,推進一人一課程的課程改革,以適應不同需求的特殊兒童、青少年”。
 
  就業——
 
  開展技能培訓
 
  豐富職業選擇
 
  “云”這端,徐翠艷一邊嫻熟地將纖細的竹線纏繞編織在瓷杯上,一邊講解這項非遺技藝如何“絲絲入扣”;“云”那端,30多名殘疾人學員盯著手機屏幕,跟著講解學“竹絲扣瓷”……上海市殘聯組織的助殘就業培訓正在云端開講,無法到現場的學員們早早就收到了免費寄送到家的編織材料。
 
  “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了當年的我。”51歲的培訓老師徐翠艷也是一名殘疾人。幼年時,她因意外摔傷和誤診落下了下肢殘疾,找工作四處碰壁。“我只是走路不利索,但還有雙手,靠吃低保、娘家人的接濟,總不甘心。”上海的助殘政策讓她看到了自食其力的希望。
 
  社區的助殘員上門,遞上一張長長的就業培訓項目清單,讓徐翠艷免費點單。她毫不猶豫選了就業門路寬的計算機操作。可一通培訓下來,徐翠艷沒有考到證書,還是找不到工作。一技學不下來,還能再選一技,市殘聯的職業技能培訓清單上每年都有70多個項目。看到徐翠艷有些灰心,市殘聯的就業指導老師不停給她鼓勁。后來,她鼓起勇氣學習竹編。
 
  3個多月的培訓下來,刻苦耐心的徐翠艷成了竹編能手,成功入職非遺竹絲編技藝傳承人程麗的工作室,月收入5000—6000元。她還兩次獲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獎,當上培訓老師,向殘疾人、特殊學校的孩子們、社區的老人們傳授技藝。
 
  近年來,上海市殘聯積極推進殘疾人非遺項目就業工作。由于竹編等非遺技藝目前鮮有專門的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市殘聯便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引導非遺傳承工作室,通過項目化的運作,對殘疾人開展非遺技能培訓。殘疾人的作品在這些工作坊里擺賣,工作坊拿到訂單后會優先派給殘疾人,有些優秀作品還成了進博會的展品。
 
  同時,上海市殘聯還瞄準了咖啡師、無人機航拍等在上海有廣闊就業前景的新型職業,給殘疾人更多就業選擇。聽障女孩陳瑩瑩通過市殘聯的技能培訓,不僅成為熊爪咖啡的咖啡師,還在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沖調項目中獲得第一。
 
  截至今年6月底,在上海就業年齡段內持證殘疾人中,登記失業僅為1818人,登記失業率降至1.5%,殘疾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3000多個農村就業困難殘疾人家庭通過科技助殘和“基地+農戶”等形式實現就業增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黄|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jizz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