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白瑪赤林會長,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
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22•北京人權論壇”今天開幕了。首先,我謹代表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期參會表示誠摯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步的各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偉大夢想。不斷發展人權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奮斗目標。聯合國成立之初,就把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開展國際合作,促進全人類人權和基本自由確立為重要原則。70多年來,聯合國在推動解決地區沖突和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人道主義問題,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強人權法治保障,有效增進全體人民各項權利,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同時,中國致力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國際人權對話與合作,不斷擴大共識、減少分歧、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努力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行。雖然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人權治理體系逐漸成熟,世界人權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但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是,由于少數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際人權秩序和善治根基面臨嚴峻挑戰。一是損害聯合國全球人權治理核心地位。有的國家自詡為“上帝選民”,堅稱自己擁有“最高的人權標準”和“最佳的人權實踐”,總是抑制不住扮演“人權教師爺”的沖動,動輒用所謂年度“國別人權報告”等方式對他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妄圖削弱聯合國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的權威性。美國上屆政府曾悍然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其時任駐聯合國大使還誣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虛偽和自私”的機構,是“具有政治偏見的污水池”。二是干擾國際人權機制改革方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以來,明確倡導人權非政治性、非選擇性、非對抗性、非羞辱性,強調消除人權雙重標準,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但是,一些國家從一己私利出發,將人權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對目標國的人權狀況肆意抹黑,對自身和盟友存在的人權劣跡卻視而不見。新近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屆會議成果簡報”,公開承認“將焦點放在值得關注的國家”,其假人權之名行打壓對手之實的圖謀昭然若揭。三是剝奪廣大發展中國家話語權。發展中國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80%以上,這些國家擁有很多共同的人權保障需求,如優先保障生存權和發展權等基本人權,協調推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反對利用聯合國人權機制搞政治對抗,等等。然而,發達國家卻漠視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少數國家甚至利用自身在國際輿論場上的壟斷地位,以及在國際人權機制中的優勢地位,蓄意架空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的權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本次論壇的主題“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攜手推動人權事業發展”,契合了當今世界加強和改善全球人權治理這一全人類共同愿望。“北海雖賒,扶搖可接”,只要我們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依歸,勇毅篤行,躬耕不輟,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經受住挑戰,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在這里,我提四點建議供各位參考。
第一,全球人權治理需要互商互鑒。全球人權治理是關系著全人類的美好未來,需要大家商量著辦,一個都不能少,絕不能由少數幾個國家說了算。多邊主義是保持國際秩序基本穩定的重要基礎,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至關重要。全球人權治理必須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照顧各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人權發展道路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權選擇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國際社會應當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在交流互鑒中實現共同進步。
第二,全球人權治理需要共建共治。全球人權治理是全人類的共同職責,需要所有國家平等參與、共同努力,需要穩定良好的秩序和公正合理的規則。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世界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聯合國,各會員國應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堅決捍衛聯合國在全球人權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絕不能任由個別國家“合則用、不合則棄”,隨心所欲更改規則、踐踏秩序,甚至在聯合國系統之外另搞一套,用“小集團秩序”“小圈子規則”取代各國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
第三,全球人權治理需要聚智聚力。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全球人權治理需要凝聚世界各國的智慧和力量。當前,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影響,霸權主義、種族主義、保護主義、狹隘民族主義抬頭,貧困和不平等加劇,雙重標準大行其道,全球人權治理遭受嚴重沖擊。面對困境和挑戰,世界各國必須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創造性提出完善全球人權治理、提升人權保障水平的觀點主張,加強建設性對話,開展務實性合作,齊心協力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為人類繁榮與尊嚴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全球人權治理需要同心同向。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才是出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是一致的。全球人權治理應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藩籬,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防止將人權淪為政治工具。各國政府都有責任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維護者、促進者,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人權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各項權利的實踐中。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有句古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愿繼續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與各國朋友一道,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最后,預祝“2022•北京人權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黃孟復: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