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蒲曉磊 為提升殘疾人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中國殘聯、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門近日共同印發《“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工作內容和政策措施。
《計劃》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為宗旨,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殘疾人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
《計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建立供給充足、載體多元、形式多樣、管理規范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到2025年,培訓供給不斷提升,基本滿足殘疾人各類職業培訓需求。
《計劃》部署了5個方面的主要工作內容,即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全面加強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著力推進創業創新培訓、精心組織中高技能人才培訓、周密安排用人單位和就業服務人員培訓,明確了完善殘疾人職業培訓扶持政策、擴大殘疾人職業培訓供給、整合殘疾人線上培訓資源等一系列推進殘疾人職業培訓的政策措施。
《計劃》提出,要建立在政府統一領導下,殘聯組織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殘疾人勞動者培訓相關政策;加強政府投入保障;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培訓資金、培訓人員和培訓質量進行規范管理;推行培訓就業全鏈條服務。
《計劃》要求,各省要制定本省組織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壓實省、市、縣三級任務責任,確保計劃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