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李鋒)《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近日正式出版。以此為契機,中國記協14日在京舉辦第152期新聞茶座,3位黨史和人權領域專家學者與40多家境內外媒體記者和駐華使館新聞官,圍繞“新時代中國的人權理念與實踐”這一主題展開交流。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許先春表示,《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真實記錄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新時代中國人權事業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對于我們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中國人民的人權,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汪習根認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尊重和保障人權。中國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走出了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以發展促人權”是中國走出的一條人權新路。《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一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理論意義、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將對進一步推動人權理論創新、促進人權事業發展、加強人權國際交流、保障人類共享人權等發揮重要作用。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院長孟慶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探索,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中國注重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各級立法機構積極制定法律法規保障公民各類權利協調發展,注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的人權事業快速發展,理念和實踐可資借鑒,但從不強加于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道路是多樣的,要客觀認識中國人權發展的整體效果。
活動中,中外記者就“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對世界的貢獻和意義”“中國人權理念的經驗推廣”“中國少數民族人權狀況”等議題踴躍提問,3位專家學者在熱烈的交流氣氛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