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格梅林女士,
尊敬的劉路軍先生,
尊敬的康懷德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與各位朋友以視頻的方式相聚云端,共同參加“文明交流互鑒與促進人權保障”研討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暫時還不能進行線下交往,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開展交流、增進友誼與合作。我們這次隔空聯線,雖然相距遙遠,但大家積極參與、熱情友好,再次印證了中國的一句古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此,我代表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對與會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合作伙伴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和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表示衷心感謝!
當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正在線上召開,各國代表普遍關注國際人權事業面臨的嚴峻挑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沖擊。疫情已經奪走了200多萬人的寶貴生命,令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各國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受到嚴重威脅,發展權面臨新的挑戰。在疫情面前,越來越多的人士意識到人類社會是一個緊密聯系、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各國民間力量同心協力、相互幫助,為國際合作抗疫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全球范圍內暴露了一些消極因素,比如,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有所上升,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進一步抬頭,不利于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不利于共同促進和保護人權。
攜手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各國人民間的溝通交流,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本次研討會以“文明交流互鑒與促進人權保障”為主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體現了與會嘉賓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的責任意識和促進人權保障的良好意愿。借此機會,我愿與大家交流幾點思考。
第一,堅持平等尊重,加強文明對話交流,共同維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樣性,摒棄對其他文明的歧視性觀念,消除文化隔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的復雜性,更好地維護所有人的尊嚴和權利,本身就體現著對人權的尊重。縱觀人類歷史,無論是歐洲、美洲國家,還是亞洲、非洲國家,都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燦爛文明。各種文明有著獨特的價值體系,對人權存在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但各種文明都是平等的,都蘊含著滋養人權理念的文化要素。以中華文明為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人權思想資源,如“以人為本”“天下為公”“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等理念,對于解決當前國際人權事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第二,堅持開放包容,加強文明對話交流,理性看待各國人權發展道路的差異性。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人權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進程。各國在文化傳統、社會制度、發展階段等方面都具有差異性,所選擇的人權發展道路和人權保障方式自然會有所區別。但這種差異并不必然導致沖突,關鍵在于求同存異,相互理解和包容。事實上,多樣性為世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明選擇。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促進人權保障,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使7億多人口擺脫脫貧,14億人走向全面小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顯著提高了人權保障水平,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豐富了人類文明多樣性。進入新時代,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提出了“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等鮮明主張,體現了中國人權在理念和實踐上的不斷深化,賦予了發展中國人權事業新的內涵。
第三,堅持互學互鑒,加強文明對話交流,共同促進人權事業發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文基礎的有效路徑。各種文明開展真誠對話、互學互鑒,不僅有助于人權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人權國際共識,也有利于促進國際人權合作、不斷提高全球人權保障水平。中華文明具有開放包容的特質,深深根植于中國大地,幾千年來先后受到了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外來文化的影響,從不同文明中汲取了豐富營養。特別是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不同文明在相互影響中融合演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人權保障領域,中國既堅持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又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經驗分享,相互取長補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共享人權。
第四,發揮民間組織獨特作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相處之道,貴在民心相知,重在攜手同行。民間組織是推動發展與人權的重要力量,是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主體,在搭建溝通橋梁、反映人民意愿、凝聚民間力量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近年來,中國民間組織數量快速增長,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顯著提升,其中相當一部分組織踴躍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參與全球治理。這次疫情發生后,中國民間組織通過物資捐贈、經驗分享、志愿者派出等方式助力全球抗疫,展示出中國人民的真誠善意,體現了強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我們期望各國民間組織、智庫學者密切溝通聯系,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努力增進各國人民理解與友誼,擴大在人權問題上的共識,助推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作為專業性人權社會組織,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積極服務中國及國際人權事業發展進程。致力于開展人權教育研究,傳播人權理念,普及人權知識,增強社會人權意識;致力于整合社會資源,在抗疫、減貧、教育、衛生、環保、法治保障等領域組織實施公益慈善活動,為提升社會人權保障水平貢獻力量;致力于推進人權對外交流合作,參與主辦了“北京人權論壇”等國際性會議活動,促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在人權領域的相互理解與交流互鑒,同國外不少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我們非常榮幸此次與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合作共同主辦此次研討會。期待各位嘉賓深入交流,貢獻真知灼見,取得務實成果。疫情終將過去,我們即將迎來春暖花開。期待今后與大家加強聯系,攜手合作,共同開展交流活動,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權事業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最后,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祝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