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梁曉輝)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獨家專訪時表示,2021年要持續推進民生領域的立法。
臧鐵偉說,推進民生領域立法是一個過程。2021年的立法計劃已經經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立法計劃就是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和涉外領域的立法。其中重點領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持續推進民生領域的立法。
“按照立法計劃,今年這方面的立法項目還是很多的。”臧鐵偉舉例說,要修改職業教育法、教育法、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體育法,修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畜牧法、婦女權益保護法;要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濕地保護法、法律援助法、社會救助法,以及文化產業促進法和家庭教育法等法律項目。
“抓緊制定和完善民生領域方面的法律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他說。
談及備受關注的反食品浪費法立法,臧鐵偉說,這部法律草案已經過初次審議。草案主要是針對各方面反映的突出問題,以餐飲這個環節為切入點,聚焦在食品銷售和消費反浪費這個問題上,同時做好與即將制定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的銜接和配套。目的就是為了制止餐飲浪費、節約糧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這部法律已經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各方提出寶貴的修改完善意見。”臧鐵偉說。
談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臧鐵偉說,該法草案已經過初次審議。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充實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制度和一些具體的規則。草案明確規定了處理個人信息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則,比如要采取合法正當的方式、出于明確合理的目的。草案還對處理個人敏感信息,包括人臉這些生物特征作了專門規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處理這些信息時,要求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必要的前提,而且要進行事先的風險性評估。
“應當說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確實給個人信息保護提出了新的挑戰。法律草案也將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對個人信息加強保護。”臧鐵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