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興安盟9月1日電 (記者 烏婭娜)每月逢1、4、7日為牛市交易日,1、4、7、9日為羊市交易日,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的鴻安牛市自今年5月1日開業以來,已交易牛2.5萬頭,羊26.9萬只,總交易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
9月1日,記者走進這個占地面積13.2萬平方米的牛羊“超市”,牛羊分區域在交易欄中悠閑地等待被“挑選”,來自吉林、遼寧、北京等地和內蒙古其他盟市的買家挨個欄詢價“驗貨”。

圖為小亮在清點羊數。 烏婭娜 攝
開市不到一小時,胖小已經賣了兩頭牛。“這次我帶了21頭牛過來,計劃賣掉一半,已經賣了兩頭小母牛迎來‘開門紅’,我的西門塔爾牛品種好,長肉快。”他夸贊起來。
據胖小介紹,他以前要去通遼市的牛市賣牛,現在鴻安牛市開市后,他要走的距離縮短了一半。
來自通遼市的楊東波在精心挑選后買了老鄉趙布和家的牛。
從遼寧來的李寶石每年都要買兩萬頭牛用于屠宰加工,自鴻安牛市開市后,這里成為他選購肉牛的“新大陸”。他說:“自從開業我就趕了好幾個牛市了,這個市場牛品種比較多,數量也夠,再看看骨架、毛色、體型合適的我就可以下單了。”
而在羊市,吉林買家徐春還在猶豫:“為了趕羊市我開了3個小時車凌晨就到了,但是今年羊價格高,我還得盤算盤算。”
“90后”羊倌小亮頗有經驗地說:“今年的羊能賣上好價錢,寧可不賣也不能賤賣。”

圖為牛市上的買賣雙方在討論成交價格。 烏婭娜 攝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科右中旗圍繞“做牛文章”的戰略定位,出臺了系列措施推動當地牛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牛市的建立,也是當地打造肉牛全產業鏈發展邁出的關鍵一步。
鴻安牛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磊介紹道:“鴻安牛市建成后,可輻射周邊500公里內的農牧民‘賣家’,縮短運輸成本,降級交易成本和風險,通過交易中心的大數據信息,養殖場、農戶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品種、價格、買賣源等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