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日電(曹楨)近400多頭體型健壯、毛色鮮亮的肉牛,剛剛在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以下簡稱“科右中旗”)百利舸扶貧產業園區肉牛育肥基地“定居”。這是當地在中宣部的幫扶下,重點引進的扶貧產業項目。
根據瞄準 “吃生態飯,做牛文章”的戰略定位,科右中旗制定了肉牛產業種養加一體化項目規劃,計劃三年內實現年交易量100萬頭的目標,推動養殖業增產增效,帶動農牧民增加收入。
.jpg)
400多頭肉牛在百利舸扶貧產業園區肉牛育肥基地“定居” (新華網 曹楨攝)
科右中旗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旗,2011年被納入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中宣部定點幫扶單位。今年4月18日,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退出國貧旗序列。
在“脫貧摘帽”之前,幫扶單位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提出延伸肉牛產業鏈條、鼓勵群眾養牛脫貧的扶貧新路子。 2018年,通過中宣部與山東省陽信縣對接,科右中旗引進山東省陽信鴻安集團廣富畜產品有限公司和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兩家肉牛龍頭企業,建設肉牛育肥基地、合作社養殖、飼料基地、牲畜交易、牛肉加工及冷鏈物流等,提高當地肉牛產業發展水平,延伸種養殖業產業鏈,推動扶貧產業轉型升級。
兩家企業和內蒙古一家農業公司今春合作種植的10000畝糧改飼玉米,以及收購的周邊農牧民全株玉米青貯,近期將可以收割,數字牧場也即將動工。很快,幾百頭肉牛的吃住都會提升一個檔次——通過物聯網設備應用,搭建起自動飼喂系統、環控系統及相關控制系統,實現牧場管理數字化,生產數據實時在線化。屆時,還將引進高檔肉牛品種——山東黑牛良種進行示范養殖和改良推廣。
.jpg)
牧場內每一頭肉牛都帶有耳標,可實現全過程生產信息化管理和產品溯源。(新華網 曹楨攝)
科右中旗是內蒙古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縣。前些年,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嚴重。針對實際情況,科右中旗先后出臺了“禁牧、禁墾、禁伐”等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同時引導農牧民轉變生活生產方式,走上產業轉型之路。
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落地,推動了科右中旗傳統產業升級。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目前全旗已建設三個養殖基地,8月份即將投產。三個基地將養殖肉牛2萬頭以上,通過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養殖、統一回收的方式帶動當地百姓,確保一頭牛增收1500元以上。
.jpg)
科爾沁草原生態得到恢復 新華網發(李乾攝)
盛夏的科爾沁草原,水草豐美、牛羊肥壯,傳統產業的持續升級,正在讓科右中旗實現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