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西安8月4日電(汪艷)每天清晨,27歲的海浪在媽媽的幫助下,在輪椅或床上固定住手機,隨后用嘴唇在手機屏幕上打字,開啟一天的電商經(jīng)營工作。海浪是一位腦癱女孩,四肢無法活動。這個只能依靠輪椅行動的姑娘,卻學會了用嘴唇來操作手機和看書,用一部手機開啟了電商創(chuàng)業(yè)之路。
自學認字 打開夢想世界之門
走進海浪的家里,一只小鸚鵡在角落歡快地叫喚著。海浪正坐在輪椅上,低著頭用嘴唇在手機上回復別人的信息。
.jpg)
海浪的母親為海浪按摩手腳。新華網(wǎng) 汪艷攝
海浪出生于陜西省銅川市廟灣鎮(zhèn)五聯(lián)村,1歲時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四肢無法自由活動,日常生活需要靠家人照料。
因為身體原因,海浪從小沒有上過學,也不會拼音,她通過一遍遍看電視自學識字,并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會了用嘴寫字。
“學會了認字,至少我不會覺得無聊。我可以看看書,也可以更好地同別人交流。”在海浪的房間里,擺放著很多書籍,她喜歡閱讀勵志小說,最喜歡的書是澳大利亞殘疾人勵志演講家力克·胡哲的《永不止步》、《人生不設限》。閱讀不僅給海浪帶來了從前不曾涉足的精神世界,還使她的人生有了奮斗榜樣,性格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2008年,姐姐海俠送給海浪一部老式手機,希望妹妹可以通過網(wǎng)絡多結交朋友。為了學習打字,海浪經(jīng)常將牙齒和嘴唇磨出血,長時間的低頭,也讓她的脖子時常酸痛不已,但海浪卻從不抱怨,反而很開心。她通過手機連接了外部世界,認識了更多的殘疾朋友,跟他們聊天,相互鼓勵。
自強不息 用嘴唇開啟創(chuàng)業(yè)之路
2015年,海浪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了解到海浪能識字會使用手機,幫扶干部程薇建議她可以嘗試做“電商”,以出售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為主,并幫海浪聯(lián)系貨源并進行銷售指導。
為了保證產(chǎn)品質量,賣出產(chǎn)品之前,海浪都會先試吃,試用,在自己感覺好的前提下才會對外銷售。“我一直希望大家購買我的產(chǎn)品不是出于好心,而是真正的需要。”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認識的人并不多,銷售業(yè)績幾乎為零。第一單我記得賣出的是棗夾核桃,掙了10塊錢讓我開心了好久。”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海浪開始通過各種途徑認識新朋友,幫扶干部也積極幫忙宣傳,發(fā)動身邊親朋好友支持海浪的事業(yè),漸漸地,海浪的生意也逐漸好起來了。
.jpg)
海浪母親推著輪椅上的海浪出門散步。新華網(wǎng) 汪艷攝
“現(xiàn)在,海浪賺了一些錢就會先存起來,等到家里需要交電話費、水費之類的時候,她就要爭著去繳錢。”海浪媽媽笑著說道。
“海浪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后,很多人想通過手機為她捐款,但都被她拒絕了。善良的海浪總是說大家賺錢都不容易,而自己現(xiàn)在尚有些許能力所以不接受捐贈。”銅川市耀州區(qū)廟灣鎮(zhèn)黨委副書記田瑋表示,海浪這樣的精神值得很多因懶致貧的貧困戶學習。“我們也經(jīng)常組織這類貧困戶到海浪家來親身感受,能起到一些教育作用。”
.jpg)
2018年,海浪擁有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小超市。新華網(wǎng) 汪艷攝
2018年,耀州區(qū)殘聯(lián)為海浪提供了電商扶持資金,一家屬于她自己的“海浪綜合商店”正式開啟。村里的快遞收發(fā)點也放在商店里,可以讓海浪賺取一些代收快遞費。
“希望有一天我能夠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不給家人增添負擔。”在海浪的臉上,始終綻放著燦爛的笑容。這個樂觀的姑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與其抱怨,不如改變”這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