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圣源小區環境。(攝影/陳可)
照金鎮位于陜西省耀州區西北部,是典型山區地形。全鎮82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三分之一,易地扶貧搬遷戶近四分之一,基礎條件差和無安全住房是照金鎮貧困的主要原因。
為改善農村環境,耀州區實行安全住房工程,加快推進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近日,記者一行來到照金鎮實地走訪。
58歲的劉漢文拄著拐杖走路顫巍巍的,熱情地把記者迎進門。從他的講述里得知,他原是照金鎮代子村人,過去一直住在土坯房里,挑山里的水喝,砍柴燒火,磨面要走幾十里山路,因為用水不潔得了大骨節病,失去了勞動能力,成為貧困戶。今年二月,劉漢文一家五口人被集中安置到照金鎮的圣源小區,住上了一百二十平米的新房,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圣源小區是在紅色旅游名鎮的基礎上續建起來的安置小區。水、電、氣、暖、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公廁、廣場、日間照料中心高標準布局,并同步提升配套了大眾浴池、體育館和文化中心,小區居民享受到了與城市同等的基礎設施。
如今,劉漢文有六畝小麥提供的家庭收入,全家的低保每月有一千余元,合作社分紅加起來的年收入還有2000多元。孫子孫女在寄宿制學校接受免費教育,每學年還有750元的教育補貼,醫療保險報銷95%。在政府優厚的幫扶政策下,劉漢文一家的日子有了很大起色,這一切都是從他搬到圣源小區開始。
有房才有家,有房才有新生活。圣源小區把易地扶貧搬遷戶和避災、生態移民等同步搬遷戶全部納入安置范疇,總體安置規模可達到7000人。目前,圣源小區的社區扶貧工廠還在建設中。建成后,社區工廠建筑面積可達1300平方米,能夠解決300人的就業問題。圣源小區依托紅色旅游名鎮建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家庭能有一人穩定就業,讓搬遷群眾更好的融入到小鎮建設中來,享受到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jpg)
劉漢文和孫女坐在自家的沙發上接受采訪。(攝影/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