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姚坤森)馬上又要到了蘋果成熟的時節,樹上掛滿著紅彤彤的蘋果,水靈靈的透出一股香氣,惹人喜愛。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海升現代農業園內,千畝高標準矮化蘋果、櫻桃示范園,其產品直供各大線上和線下生鮮超市。
園區副總經理趙鵬國介紹,整個園區占地近6000畝,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每年支付農戶土地租金約600萬元,其中,流轉土地的農戶中有93戶貧困戶,租金收入可以確保流轉土地后農戶的保底收益。項目建成運營以來,已吸納周邊1000余人用工,其中200余名農民入園長期務工;同時,在每年果實采收期,每天用工量達到400人以上,帶動了貧困戶家庭45戶。
海升蘋果產業園區等待秋后采摘的蘋果 姚坤森 攝
據介紹,由于引進國外的先進灌溉、施肥技術,與以往的種植方式相比,產業園區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和省人工90%,實現了品質更好、產量更高,掛果更早、效益更好。園區生產運營負責人李濤說:“目前園區一期、二期項目已成為耀州脫貧攻堅26個扶貧產業園之一,示范引領全區產業就業精準脫貧。”
家住耀州區小丘鎮中原村的陳建利,一家四口人耕地五畝多,因孩子上學致貧,2015年以來在幫扶單位及脫貧政策等幫扶下,生活逐年好轉。“2017年到銅川海升公司打工,月收入2100元左右,在海升打工時還學習到了蘋果樹管理知識,回家后對自己蘋果園的管理也更有經驗了。從前年開始收入也越來越好,去年順利脫貧。”
在當地,像陳建利這樣果業、就業兩不誤的并不是個例。家住移寨村的毛忠良,由于一次意外傷害落得四級殘疾。“2015年,村里精準識別貧困戶時,我被村組民主評議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在扶貧政策幫助下栽種了8畝果園,平均年收入5萬左右,2016年果樹都掛了果,掙了4萬多元,實現了脫貧。2018年我和銅川果樹實驗站簽訂了協議,在果樹實驗站管理蘋果、櫻桃、桃等,月工資有2400元,還給買了保險,養老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生活過得好了,也要吃的放心,以前村里吃的水質不好,都是窖井,吃的水都是儲存的雨水和地下水,這些水里面的氟含量高,村里得大骨節病的就特別多。”當地自來水廠負責人介紹,小丘鎮供水工程是全市規模最大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于2008年建成投入運行。工程以高爾塬水庫為供水水源,原水經過高爾塬水庫塬邊干渠自流到小丘凈水廠,原經過一體化凈化和消毒處理后,通過重力自流解決小丘鎮獨石村、阿堵寨村、中原村、移寨村等村2.1萬人的用水問題。
小丘鎮自來水廠凈化池 姚坤森 攝
2017年5月,小丘鎮集中供水改擴建工程啟動,主要解決小丘鎮小丘村等15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組和小丘鎮政府、企事業單位等生產生活用水。家住小丘鎮寺坡村的羅智賢今年已經快80歲了,說起吃水問題感受頗深。“以前沒有自來水,遇到天氣干旱時,井里面也打不上水,要吃水就得去好幾公里以外的水溝里面挑水。那時候水質很差,吃了這種水牙齒也泛黃,還容易帶來各種病。后面建設了集中供水水庫后,這些水被凈化后可以直接喝,每個月20元左右的水費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