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殷曉霞)8月1日,記者隨“人權事業發展——減貧脫貧的進步與成就”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在廟灣鎮五聯村見到了27歲的姑娘海浪。
.jpg)
圖為海浪家門口。
海浪1歲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四肢無法活動,只能依靠輪椅行動。因為身體原因,她沒有上過學,只能通過一遍遍看電視自學識字,她練習用嘴寫字,即使嘴唇磨出水泡也不放棄。最終,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海浪學會了閱讀與書寫。現在,她最喜歡閱讀勵志小說,她說自己要向這些人學習。“有時候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海浪樂觀的話語和爽朗的笑聲感染著每一個人。
2016年,在幫扶干部程薇的影響下,海浪開始從事微商經營。她在輪椅或床上固定住手機,用嘴在手機屏幕上打字。“長時間的低頭,讓她的脖子時常酸痛不已,但是她從不抱怨,反而很開心。”廟灣鎮黨委書記田瑋告訴記者。
海浪的微商以銷售特色農產品為主。“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賣出產品之前,她會先自己試吃、試用,在自己感覺好的前提下才會對外銷售。”在田瑋眼里,海浪就是這樣一個固執的女孩。海浪一臉認真地說:“別人從我這里買東西,就是對我的信任,我要保證產品質量,不能讓他們失望。”
最初從事微商時,由于交際圈有限,海浪的銷售業績幾乎為零。幫扶干部程薇便積極宣傳,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支持海浪,讓她賣出了第一筆貨物。“掙到100元的時候,我給媽媽買了新衣服。”這讓海浪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慢慢地,她通過“快手”等平臺,結識了更多人,微商之路順暢了起來。“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掙3000-4000元,不好的時候也能賣600元。我的目標就是能更好地養活自己。”
海浪的故事被媒體宣傳后,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士想為她捐款,但是她都拒絕了。“我覺得大家的錢都來之不易,我還有能力,就沒有理由要他們的錢。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掙的錢更有意義。”海浪說。
在大家的支持下,海浪也盡自己之力幫助著鄰里鄉親。現在,她的家也成了村里的快遞代收站,由她打電話通知村民取件。田瑋介紹說,現在鎮上的貧困戶也會向海浪學習,她的奮斗經歷,對其它貧困戶們也是一種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