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業

江西尋烏:脫貧之后 路向何方?

2019-11-06 艾鑫 人民網

  人民網尋烏8月4日電(艾鑫)“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流進深圳,流進港九……你是祖國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釀成的美酒,一醉幾千秋……”這首《多情東江水》在江西尋烏家喻戶曉。東江發源于尋烏三標鄉東江源山,每年從尋烏流入東江的水資源總量為18.3億立方米,尋烏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同胞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尋烏“顏值”頗高,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1.5%,但地處偏遠山區,境內重巒疊嶂,貧困程度也頗深。2014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1377人,貧困發生率18.9%。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尋烏開始了艱難而漫長的探索。
 
 
長寧鎮強國社區一期,洋房錯落有致,環境干凈整潔。(艾鑫 攝)
 
  搬遷一代人,幸福幾輩人
 
  為保清水長流,尋烏劃定嚴格的生態紅線,封山育林、退果關礦……今年,江西省第一個水利PPP項目——尋烏太湖水庫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水庫總庫容2384萬立方米,壩址位于水源鄉太湖村,毗鄰三標鄉。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往往是一道難題——該項目含淹沒區及上游區域3村5小組805戶3397人的整體移民搬遷。搬遷后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在尋烏縣長寧鎮強國社區,朱德福帶著妻兒和母親在近四層的新房里居住,“比鄉下好多了!交通、讀書、就醫都方便,心情還舒暢!”搬來后,朱德福在瓷磚店干銷售,底薪2000元/月還有提成。妻子在村委引進的小型服裝廠務工,初學便有2000元/月的工資,熟練技工能拿到7000元/月。8歲的孩子上學也不犯愁,為社區專線開通的公交車6點就開班,間隔半小時一趟。剛開始不干農活,老母親謝生鳳還有點閑不住,但如今,白天帶小孩、做家務,晚上約姐妹們跳廣場舞,日子過得豐富多彩。
 
  “以前十多天才出門一趟,集中買些生活用品,現在家門口就有超市。”桂竹帽鎮華星村坐落在尋烏縣的偏遠山區,何德盛所在的大寨小組是村里最遠的,從家里走去村委會都得1個小時。坑洼的泥巴路不僅費時,而且耽誤事。干泥水工的何德盛騎著摩托車縣城家里兩頭跑,每月不過1000元的收入,而今自己就住在縣城,靠手藝每月掙5000元不在話下,忙的時候還要帶徒弟。2018年何德盛一家順利脫貧,特地選在新房過春節,一家老小齊聚,場面十分熱鬧,和和美美。
 
  采訪間隙,社區干部介紹了一個不完全的“脫單統計”:原來的太湖村地處偏遠,有的地方甚至還沒通路,外來媳婦都不愿嫁過去,村里有不少單身漢;如今,挪出“窮窩”,搬進新房,陸續約20人在縣城找著了對象,組建起家庭,真正在這里安了家。
 
  據了解,強國社區目前共安置搬遷移民846戶3742人,社區以易地搬遷扶貧為抓手,推行“3333”工作模式,即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三個平臺,組建文明新風、就業創業、矛盾糾紛調處等三支黨員志愿者隊伍,開展“文明創建、技能培訓、為民服務”三項活動,幫助移民群眾實現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從“務農到務工”的就業轉變、從“陋習到文明”的行為轉變。
 
  近年來,尋烏落實住房安全保障,先后出臺了《全面推進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農村老人居住危舊房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政策,綜合采取“移民搬遷、拆舊建新、維修加固、交鑰匙保障和整治老人住危房”五項措施,突出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五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四類重點對象。累計維修加固13648戶、實施拆舊建新1747戶、農村保障房兜底安置238戶,安置貧困戶745戶、3286人。
 
 
王昌財在自家陽臺眺望。(艾鑫 攝)
 
  干群心連心,齊力拔“窮根”
 
  “感覺撿了個天大的餡餅!”剛進門,55歲的王昌財就熱情招呼,迫不及待地“曬幸福”:家具一應俱全,室內明亮整潔,陽臺上的幾盆綠植生機勃勃……如果不說,壓根兒看不出來,眼前神采奕奕的他患有冠心病和“三高”。
 
  因身體原因,王昌財不再是家里的頂梁柱,2016年被列為貧困戶后,政府給予他90%的醫藥報銷,考上大學的兒子能拿到教育補貼,在廣東務工的妻子能領交通補貼,終于這個緊繃的家庭能緩口氣。自打搬進社區三期,走路不用半小時,就能到縣醫院看病買藥。三期對貧困移民搬遷對象實行全部進城(進園)集中安置,建設的1910套安置房均位于縣城或園區的黃金位置,毗鄰電商產業園、物流園和楊梅園區,配套有醫院、學校、幼兒園和汽車站等公共設施。
 
  “感謝黨和政府一直關心我!三年來,我已經把扶貧干部當做了親人。”被王昌財親切地稱作“弟弟”的人是他家的結對幫扶干部,縣林業局的潘國鑫。一個月至少來家里看望3次,總是詢問身體健康情況和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截至2018年底,像潘國鑫這樣的幫扶干部,尋烏共計3554名,負責12274戶貧困戶。
 
  在尋烏,脫貧攻堅被確立為“書記工程”,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負總責的精準扶貧責任落實機制,通過 “2+10864”(即每位現職縣級領導包2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個縣直、駐縣單位幫扶,每位縣級領導、正科級、副科級和一般干部分別結對10戶、8戶、6戶、4戶貧困戶)工作機制,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實現了“縣級領導包村、單位對口幫村、干部結對幫扶”三個全覆蓋,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戶貧困戶都有干部幫扶。
 
  干群心連心,合力拔“窮根”。密切的干群關系在尋烏由來已久。尋烏是中央蘇區全紅縣,1930年5月,毛澤東在尋烏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寫下了《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等著名論斷。對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文峰鄉雙坪村某光榮脫貧戶的家門口,醒目地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扶貧政策暖心田”,下聯是“安居樂業賦新篇”,橫批是“感謝黨恩”。
 
 
文峰鄉雙坪村某光榮脫貧戶的家門口,醒目地貼著一副對聯。(艾鑫 攝)
 
  脫貧之后,路向何方?
 
  經過移民搬遷、鄉村振興等重重考驗,尋烏以優異的脫貧成果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尋烏縣脫貧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51377人降至2018年底的20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18.9%降至2018年底的0.75%。
 
  脫貧之后,路向何方?要想穩住脫貧成果,還得走可持續的致富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填補鐵路空白,由閉塞走向通達。日前,瑞梅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中鐵總評審通過,該項目起于江西省瑞金市,止于廣東省梅州市,正線全長239.2公里,其中贛州段里程約163公里,擬設立瑞金、會昌、天心、安遠、尋烏、平遠、梅州等7個站點。自此,尋烏將結束無鐵路的歷史。而另一邊,昌贛高鐵、贛深高鐵即將貫通,路網串聯后, 通達將不再是夢想。
 
  農業+電商,特色農產品賣得更遠。2018年,尋烏進入全國貧困縣農產品電商50強,一大批尋烏農特產品通過阿里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帶動6100余貧困群眾參與電商產業,發展電商企業526家,年交易額超過了15億元。蜜橘、臍橙、百香果、三黃雞多點“開花”,當地產業興旺,“一縣一業”尋烏合作方案、百香果勁酒合作方案、尋烏百香果品牌打造計劃、村播計劃、縣域電商人才培訓計劃正逐步推進……
 
  緊抓生態扶貧,經濟社會效益雙提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尋烏充分依托生態資源優勢,下一步將落實“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管護與扶貧開發”的三個結合,推進“生態補償扶貧、生態項目扶貧、生態搬遷扶貧”三項行動,發展“生態旅游、特色林業、特色種植”三大產業,大力推進生態扶貧工程。
 
  尋烏僅僅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西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十大行動,全省包括尋烏在內已有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5.7%降至2018年底的1.38%。
国产精品内射婷婷一级二|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人碰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一信息|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