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黃孟復
(2015年9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世界大型基金會(南京)高峰論壇今天開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與會的各位新老朋友表示誠摯的歡迎!
世界大型基金會高峰論壇,是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背景應運而生的一個國際交流平臺,為促進各國基金會組織的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基金會國際合作”,我認為,當前討論這個問題,有著更加積極而現實的意義。
——面對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機遇,各國基金會組織應互相幫助,資源共享。全球化有利于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給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機遇;全球化有利于克服封閉,保守,狹隘的觀念,促進各國、各民族之間物質、文化和人員的交流;全球化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增進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友好往來,共享人類文明的最新成果。面對這樣的“天時地利”,各國基金會組織要積極樹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理念,相互幫助,相互提供技術支持,開展多領域、多渠道、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的合作共贏新格局。
——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嚴峻挑戰,各國基金會組織應共同應對,攜手合作。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世界,是一個全新的而又充滿危機的世界。現代文明的成果造就了全球化,而以極端消耗自然資源為特征的現代文明,又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極大破壞。我們知道,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是不分國界的,大氣和水的流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嚴重的環境和生態災難,很有可能把人類逼到絕境。從這個意義上說,全體地球人“風雨同舟”。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合作,需要合作。各國基金會組織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在共同戰勝嚴重自然災害,戰勝疾病、貧窮和困難等方面,精誠團結,同舟共濟。
——面對全球化的新形勢,各國基金會組織應發揮非政府組織優勢,在促進和諧共生的新型國際關系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各國各地區人民的交往更加便捷,日益頻繁,這為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新因素、新問題。各國基金會組織要積極響應各國人民渴求和平穩定、安居樂業、富裕幸福的共同愿望,攜手應對人權熱點、網絡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全球性問題,在促進構建政治關系更加友好、經濟合作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交流更加緊密的新型國際關系方面,發揮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今世界是一個變革的世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世界各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正因為如此,探討全球化背景下的基金會國際合作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加強合作我提出幾點意見,與各國同行共商共勉。
第一,要堅持開放包容、尊重差異。世界各國基金會猶如一個大家庭,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的百年老字號,還是誕生不久的新生代,都應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擯棄傲慢與偏見,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的差異,以開放的胸襟、包容的姿態和科學的精神,與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基金會發展友好關系,真誠合作,求同存異。
第二,要堅持相互借鑒,優勢互補。各國基金會雖然發展歷程、體制機制、工作職能不盡相同,但都根植于本國本地區的文化土壤、人文環境之中,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優勢。應立足本國國情,順應國際形勢,以服務公眾利益為使命,以促進社會發展為目標,有針對性地策劃和實施項目。對涉及跨國界、跨區域的國際民生重大問題,應加強協調,互相借鑒、優勢互補。
第三,要堅持互利互惠,深化合作。在全球化時代,合作共贏已逐步成為當今各國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政策取向,也應成為各國基金會組織深化交流合作的基石和共識。比如,在中國政府倡導和實施的“一帶一路”新戰略和構建亞投行、金磚國家銀行等全球性、區域性國際合作中,各國基金會可以充分發揮人力、財力、智力等綜合資源優勢,開展多領域多形式的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第四,要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權。當前,國際熱點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無不關乎人類的和平、發展與人權。對此,各國基金會組織應高度關切,發出公平正義的呼聲,尋求解決危機的良策。在國際交流與合作進程中,我們愿以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各國基金會同行一起努力,切實維護人類的和平權、生存權、發展權。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種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在全球化不斷演進的時代,我們還將面臨無數難以預測的困難和挑戰。請諸位基金會同仁本著務實進取、共謀雙贏的精神,直抒已見,暢所欲言,為推動各國基金會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和友誼,貢獻智慧良策。
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