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東京8月15日電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與日本民間團體共同主辦的反映侵華日軍化學戰和細菌戰罪行的專題圖片展15日在日本東京大田區產業廣場展出。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慈愛民、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田培良和日本律師團、日中友好協會的負責人南典男、小野寺利孝、大村新一郎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日本多家民間友好團體代表、東京各界人士及在日華人華僑、留學生代表150余人參加開幕式。這是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首次聯合日本民間友好團體舉辦此類展覽。展覽將持續到8月18日。
左二為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慈愛民,右一為日本律師團主要負責人南典男,左一為日方青年攝影師嶋村大志。
此次展覽日方主辦單位為“面向未來的設想——日中友好圖片展”實施委員會,協辦單位為吉林省檔案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和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義烏紀念館。日方友好團體專門為舉辦此次展覽而成立的組織委員會,除長期支持中國二戰受害者對日民間索賠訴訟的日本律師團外,還有日中友好協會、日本ABC企劃委員會、日本遺棄化武受害者解決網等日本6家民間團體,他們不僅為展覽提供了獨家圖片和資料,而且承擔了展覽的大量具體工作。
展覽共展出圖片405幅,展板210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揭露侵華日軍大規模研制、生產、使用生化武器的情況以及進行人體活體實驗的野蠻暴行。展覽使用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展示了侵華日軍犯下的嚴重侵犯人權的罪行,還選用了多張新近拍攝的照片,反映戰后七十年來,這些當年遺棄的生化武器至今仍在傷害中國公民乃至兒童的活生生事實。展覽還以很多生動感人的圖片資料展示了近年來日本律師團等中日兩國和平人士對受害者進行救助的情況,表達兩國人民維護史實、面向未來的美好愿望。
展覽現場的一塊圖片展板,其內容反映的是戰爭后和平年代,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大家在一起玩耍。
慈愛民在致辭中表示,在8月15日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里,此次展覽在東京開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讓日本社會特別是青少年了解這段慘痛的歷史,促進兩國社會在歷史認知問題上增進共識,達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愛和平、維護人權的目的。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愿與日本和平團體和友好人士開展更多活動,更響亮地發出兩國人民銘記歷史、祈愿和平的共同心聲,促進中日友好事業發展,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南典男、小野寺利孝和大村新一郎等日方團體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日本社會對侵華日軍犯下化學戰和細菌戰等罪行知之甚少,希望通此類展覽活動讓日本社會尤其是青年一代了解日軍侵華歷史真相,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多做促進日中友好的事情。
開幕儀式上,日本律師團、中日友好協會負責人南典男律師致辭
開幕儀式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田培亮致辭
在展覽現場,兩名由日本律師團特別請來的中國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日軍遺留毒氣罐受害者,向參觀者講述自己的受害經歷和慘狀,進行互動交流。許多日本民眾到場參觀,他們中既有知名的專家學者、律師、醫生和媒體記者,也有曾赴華參與救助中國受害者的青年志愿者,還有不少首次接觸這段歷史的學生,展覽給他們帶來了震撼。
現年79歲的澀谷廣和說:“如果沒有這樣的圖片展,青年人幾乎不會知道細菌戰、毒氣戰這段歷史。”針對日本政府不承擔對遺留化武受害者賠償責任的事實,他說:“化學武器是日軍扔的,這是明確的事實。日本政府以不知道扔在哪里、無法預知受害發生為借口拒不履行責任,實在沒有道理。”
到場參觀的北中女士表示,日本在侵略戰爭期間秘密使用化學武器,戰敗之際銷毀文件、掩埋罪證,可以說是作惡多端。安倍政權積極推行安保法案,發表的“安倍談話”毫無誠意,看不到對戰爭的反省。
在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由中日民間組織發起并完全由民營企業家捐資成立的、旨在對侵華日軍細菌戰和遺留化學武器受害者進行援助的救助基金14日在東京成立。20年來一直致力于援助相關受害者的南典男律師表示,希望以此為契機,呼吁日本政府及兩國有良知的企業和企業家更多地關注化武戰、細菌戰的受害者,給他們以經濟上的援助,期待受害者問題能夠早日解決。